收錄文章
- 紅色文化遺產的“三進入”研究2022-04-19
-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少數民族文化2022-04-19
- 文化資本和社會流動:底層文化資2022-04-19
- 略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來源2022-04-19
- “一帶一路”背景下中華民族傳統2022-04-18
-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漢語國際交2022-04-18
- 高校來華留學生跨文化心理適應對2022-04-18
- “一帶一路”背景下職業教育參與2022-04-18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影響因子?
2021-07-02 點擊: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影響因子多少,文化創新比較研究期刊怎么樣?
先給大家普及下知識,何為影響因子?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縮寫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時期被引用的頻率,是衡量學術期刊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由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SI)創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創立,其后為文獻計量學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重大革新。
影響因子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兩個指標:復合影響因子和綜合影響因子。復合影響因子是指-----復合影響因子是以期刊綜合統計源文獻、博碩士學位論文統計源文獻、會議論文統計源文獻為復合統計源文獻計算,綜合影響因子是指----綜合影響因子主要是指文、理科綜合,是以科技類期刊及人文社會科學類期刊綜合統計源文獻計算這兩者都是按被評價期刊前兩年發表的可被引文獻在統計年的被引用總次數與該期刊在前兩年內發表的可被引文獻總量之比。
而相對來說,理工科由于有很多數據支撐,所以影響因子普遍高于文科類的期刊。但是影響因子并不是一個絕對。比如說影響因子0.5的未必比影響因子0.4的就高多少。有可能影響因子0.5的刊物里的文章有的比影響因子為1.0的質量高,具體到不同文章,質量也不一樣。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的復合影響因子為0.103.在文科類的期刊里,不算高,但是也算不錯的成績,因為文科類的期刊想有比較高的影響因子比較難。對于普刊來說,這個影響因子是可以的。而且《文化創新比較研究》現在只刊登6000字以上的文章,文章能寫到6000字,其實很少有特別差的,所以期刊質量是有保證的。
如果您是文化類,社科類,圖書館類,語言類,可投稿到本刊,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 上一篇:文化創新比較研究雜志特別聲明
- 下一篇:參考文獻標準格式范例